top of page
  • Yi Yi Hsieh

一大川堂文化資產價值分析

Updated: Jun 28, 2021

文化資產價值分析可分為五個面向:景觀價值、教育價值、歷史價值、旅遊價值與經濟價值。


教育價值:

日治時期開始嘗試鋼筋混凝土(RC)建築,一開始運用在樓板及陽台部分,後期逐漸使用在屋頂,建物本體為磚造建物。一大川堂最為特別是作為常見的工場建築,卻為RC平頂構造,同時柱礎也為鋼筋混凝土。可與鄰近之華山園區的酒工廠與倉庫做比較;其者就為底部磚造,但屋頂衡樑為RC造。


歷史價值:

日本國內於1837年開始於國內設置水泥廠,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確認了鋼筋混凝土構造具備耐震力,為混凝土的普及鋪路。日本政府於1926年開始系統性的材料、拌合、施作與試驗測試,於1932年出版鋼筋混凝土標準施工說明書的初版。在台灣方面,1901年,土木技師十川嘉太郎為總督府試做鋼筋混凝土造的陽台,此為台灣RC造工法之肇始。其後分別於台北的步兵第一連隊營舍(建於1903年)、台南步兵第二聯隊營舍(建於1907年),以磚造建築體上使用RC屋頂。

1908年,第一棟全RC造建築物誕生於台北,由森山松之助、土木技師德見常雄所規劃設計的台北電話交換室。至此開始,台灣本島的公共工程及民間工程逐漸習慣使用鋼筋混凝土作為材料使用,水泥砂漿也逐漸取代傳統的石灰砂漿;除了新材料的使用,日本人也研究所謂的「風土材料」,對於台灣島上既有的自然素材與傳統材料進行鋼筋混凝土的配比拌合研究,如火山灰、河川砂石等。

一大川堂初造年代為1920s,為磚造建築與鋼筋混凝土混合建築物逐漸普及於台灣島的階段,這段時期鋼筋混凝土的抗震能力也逐漸受到肯定,也是幫助該建材使用普及的原因之一。


旅遊價值:

綜觀鄰近區域,沿著目前台北捷運板南線一路向西,沿途可見精美的日治時期建築物,體現磚造體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工法,形成一環線參觀路徑。此環狀路線區域內景點皆在步行可達之範圍內,適合漫步悠閒、駐足觀賞的輕旅行風格;同時也可見眾多公共工程之建築物,此一區域為日治時期台灣的行政樞紐,以建築物體現該區域之重要性,同時也是重要建築物創新的重要區域。

向西而行首站為華山創意園區,內部酒工廠與樟腦工廠建造年代始於1914年,同為磚牆體、鋼筋混凝土屋頂之工場建築,量體龐大、佈局廣闊,裝飾性材質較多,整體而言較一大川堂活潑與多變。沿途經過成功高中,為日治時期的台北州立第二中學校,現今校內已無日治時期建築。

再繼續向著火車站的方向,來到監察院,建造於1913年的建築物,原本作為台北州廳的辦公場所,也是磚牆體加上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構造。接續稍微轉向南方行走,會經過台大醫院與台北賓館。台大醫院於日治時期為台北醫院,台北賓館除了有木構造的部分,也包含有鋼筋混凝土構造,為森山松之助所設計,而他也是設計出第一座台灣RC建築物(台北電話交換室)的建築師。倒數第二站來到始建於1901年的總督府,由土木技師十川嘉太郎設計陽台的部分以鋼筋混凝土為建材,為台灣本島初次嘗試RC建材的建物。最後一站位於今日台北228紀念公園內,於1913年拆除原臺北天后宮,於該址上建立當時的「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1919年更名為「國立臺灣博物館」。

(台北市歷史圖資,備註與線條為本文所需所加)



9 views0 comments

From nowhere to Somewhere

bottom of page